爱下书小说网 > 三国骑砍 > 第二百二十四章 驱狼吞虎
最新网址:www.aixiashu.info
    潘濬来时,孙权已收敛情绪,两名内侍正收拾寝殿内斩破的屏风。

    屏风碎片从面前经过,潘濬不由多看了几眼,心中有底,与郎官诸葛恪一同进入。

    孙权正用银匕首削切橙子,示意潘濬、诸葛恪落座后,才说:“邢贞傲慢无礼之极,可见魏人心存不良,其君臣皆有轻吴、吞吴之意。承明先生,刘备、关羽不死,魏军难挡其兵锋。我以为曹丕有祸水东移之策,如何破解?”

    诸葛恪思维敏捷,眼神专注望着孙权桌案前的台阶,神情变化皆落入孙权观察之中。

    对此潘濬早有预谋,分析三国局势变化,已成为各国近臣的日常任务。

    田信的三巴图,也从容道尽了其中的关系。

    魏国的体格,注定了有一支常备机动兵团。

    只要攻击距离、调动规模在一定范围内,就能达到既出兵,又不会征召辅兵、民壮影响生产、增加粮食消耗的效果。

    这样的攻击规模肯定不大,对付集结在南阳的汉军集群无异于送菜。

    可对淮南、江北的吴军据点有一定效果。

    不能给曹丕翻脸动手的机会,可曹丕如果想翻脸,那始终能制造摩擦借口。

    汉军做好北伐准备前,很大可能会旁观这场魏吴之间的战斗。

    从刘备汉中撤军就食益州,关羽受粮食局限更是一次接着一次,局限汉军进攻脚步的始终是粮食。

    没有攒够足够支撑战争的粮食前,汉军几乎不可能轻易发动攻势。

    北伐中原,几乎是定局,为的无非就食于敌;策封三恪,就是将中原战场的世族归类于从贼之臣,以此放开前线将领的束缚,让前线将领敢于征发中原世家的粮食。

    从粮食来看这场战争,自然能摸透刘备、关羽、田信的底线。

    那么吴军怎么办?自然是作壁上观,看汉军、魏军在中原对峙、厮杀;快要决出胜败之际,吴军再出兵干扰,胁迫二国索取好处,或平衡三国均势。

    借汉军之势,以保证吴军的相对独立地位;以魏国雄厚本钱,消耗汉军锐气。

    耗到魏国国力枯竭,刘备、关羽先后病亡;耗到吴国变法完成,恢复麦城、汉口两战折损的十万士兵重建机动兵团为止。

    吴国有利于自己的规划,汉魏相争,也不忘破坏吴国休养、变法。

    整个建安二十五年,魏军就干了几件事,称帝,吃饭、睡觉、抵挡汉军北伐、扫平凉州之乱、逼迫孙权附庸;汉军也就几件事情,称帝,吃饭,睡觉,北伐魏国,打孙权。

    所以……魏国自然不可能放任吴国休养,一定要拖吴军下水。

    可吴军不能介入汉魏之间的战争,不然彻底惹怒刘备、关羽、田信,那么今年汉军一定会发起第二波东征攻势。

    这次刘备章武元年的攻势……以现在的吴国形势,很难抵御。

    故而,绝对不能听魏国的指示,哪怕曹丕要把女儿嫁过来,也不能答应。

    这是吴国存亡的底线所在,今年绝对不能刺激汉军,让汉军再次发动东征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吴军就替魏国挡了这致命一刀,拿到曹丕多少好处,亡国之后还得吐出去。

    如果不听魏国的指示,那魏军肯定会抱着试一试心态来打吴国……起码淮南地是孙权的心尖子,是吴军前后两战十万条人命换来的,哪能让魏军轻易夺走?

    拒绝魏国指示,必然爆发淮南争夺战。

    这场战争此刻看来几乎无法避免,魏国君臣一定会谋求牺牲吴国来迟滞汉军攻势一年的计划;吴国肯定要在挨打、亡国之间做个选择。

    那么汉军会怎么选?

    肯定作壁上观,等待粮食储备充足后,按照预定计划对魏国发动北伐。

    而魏国君臣赌的就是汉军作壁上观,如果汉军介入这场魏吴战斗,那北伐攻击烈度就会降低,算是侧面削弱了汉军北伐力度。

    把汉军挡在中原,是魏军的底线。不然让田信、关羽、张飞、马超这四只军团任何一支摸到黄河渡口,不然妥妥的渡河,会以一种超出想象的速度、深度破坏河北。

    这四个人都敢孤军深入,也都不是在意自己性命的狠人,打穿河北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。

    削减汉军北伐中原的攻击强度,是关系魏军能否长期守御中原的核心问题。

    若是汉军作壁上观,魏军、吴军爆发淮南争夺战,那吴军有可能被魏军吃掉,彻底迫降、吞并吴国。

    甚至扶立太子接替孙权,让不听话的孙权早早下台,换一个好控制的人来当吴王,给于江东诸将更大的自由、待遇。

    曹丕慷孙权之慨,自然能拿出孙权拿不出的筹码。

    孙权若不想死,那淮南争夺战必须打,还要打赢。

    可怎么才能打赢?

    诸葛恪机敏,潘濬也不差,对当下国际形势自然独到认识。

    没有汉军干预,魏军发动三个月之久的攻势,足以击溃孙权。

    吴军防守很强,背依长江几乎无敌,特别是吞掉邓塞水师后,魏国没有三五年针对性布置,几乎无法攻破长江天险。

    可魏军对北岸的淮南地发动攻势,孙权肯定要救,长江防守优势不在。

    以外交手段谋得淮南地,是孙权的得意手笔。如果保不住淮南地,还损兵折将,那么孙权最后一点脸面就被打穿了,自无脸面统领江东。

    江东诸将也会另推选一人来做吴王,可能是太子,也可能是孙策之子。

    总之,换个孙家人来当王,孙权绝无好下场。

    孙权若没好下场,诸葛瑾父子、潘濬等近臣又岂能有好下场?

    淮南争夺战,几乎不可能打赢。

    但,只要守住淮南,就是胜利,是孙权的胜利,是外交周旋汉魏二国而自壮策略的胜利、成功。

    可怎么才能守住淮南?

    几乎不可能求到汉军援兵,汉军也不可能分兵助战……孙权战败之后全歼友军的战绩,实在是太恐怖,谁还敢跟吴军联合作战?

    既然求不到援军,那怎么才能守住淮南地?

    潘濬、诸葛恪神色镇定,孙权心中宽慰,大感后继有人。

    潘濬进言:“魏之君臣不义,欲祸水东移。至尊不若赠粮于汉主,使汉军提前北伐,此驱狼吞虎也。如此,可胁迫魏主,使之不敢犯我淮南地。”

    他右臂指着北方:“臣以为此事当速行,先赠十万石陈米于荆州。如此魏国君臣心存忌惮,亦不敢轻易胁迫国家。”

    “不费兵戈,可消弭兵事于未然之际,能使变法诸事平稳推进。”

    潘濬给出主意,孙权去看诸葛恪,诸葛恪深以为然,不逞能抢白,心中不由更加喜爱。

    诸葛亮无子,以诸葛恪弟弟诸葛乔为嗣子,诸葛乔已在那边站稳脚。

    培养好诸葛恪,今后诸葛恪出面去跟诸葛乔打交道,先天是哥哥看弟弟,怎么都占一点便宜。

    孙权也是如此做想,目光移向诸葛恪,见他领会自己心思跃跃欲试的目光,不由更为喜爱:“元逊可愿出使荆州?”

    

最新网址:www.aixiashu.info